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

晚上10:25 Tom Shih 0 Comments



這是哈佛的開放式課程,youtube就可以看得到,目前看完前七講,雖說以前就聽過,也看過第一講,但小時後就是墮心太重,沒啥執行力就不看了,經過幾年後,人成長了,執行力也變強了,過段時間應該會把它完成,現在很能掌控自己的時間,安排也變得比較有意義。

大多數人,應該只看過第一講吧,其實第一講現在回過頭來看,裡面各種提問,各種矛盾反思,隱含了許多的之後要講解的哲學概念,非常有巧思的課程設計。



隨著課程的進行,各種主義開始一一浮現,效用主義(好像是翻譯功利主義),自由主義,還有其他各種學者提出來的說法,開始激盪,去探討真正的道德和正義是如何產生的。其中的火花真的頗有意思,而且學生和教授的對話也非常精彩。


我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是看到各種人和個性,其實看站起來發言的人,舉止,說話方式和想表達的意見, 大概可以猜出是什麼樣的人,真的頗有意思,而且最大的感觸,應該是自己的哲學觀很清楚,去聽各種有系統的哲學觀,去映證自己,也和幾年前的自己比較,頗有感悟。


忘了是在什麼時候,自己的人生哲學觀突然很清晰的被刻劃出來,知道自己要什麼,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,回想起來,可能是放下某些事物才了解一些事物吧。我覺得關鍵點是要認知到自我,認知到自己根本沒有自己的原則,認知後,開始去建構自己的原則,自己的道德,自己的正義。在這幾講的課程,因為本身已有自己的邏輯和價值觀了,去聽課程不再像以前這麼受震驚,但卻也保持著一定的獨立和淡然去欣賞思辨的過程,而且也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是從哪延伸的。


 這裡提出個有趣的想法, 整個課程想探討的道德和正義,其實是靜態的,也認為是靜態,有個最終的道德在背後,像是古代羅馬人把基督教徒丟到競技場和獅子搏鬥,在現在看來是不道德的,但在當下的時空背景,似乎並沒有違反道德。我想說的是,或許,所為道德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,它不是靜態的,但如果這麼去闡述,那好像也就失去道德本身的定義。


我自己會發現,我的價值觀,在某個時候會是某一種主義,但在另外一個case,卻又變成另一種主義,真的隨著環境和例子的不同,會引用不同的主義,乍聽之下感覺非常矛盾,每種邏輯會互相牴觸,但是,那又怎麼樣,人本來就是矛盾的個體,哲學的推論是理性的推論,但人的構成本身就不是只單一的理性,還有其他各類的情感元素,矛盾也是人類的特色之一。


能讓我能跳脫思維去想事情的,或許"反脆弱"這本書幫助很大吧,也或許是因為我選擇的哲學觀本身就是中立的思維吧,亞里斯多德的二元論,善與惡必須同時存在,所以可以很清晰的去看一些事情。


"你可以不是個好人或是壞人,但你需要成為個有原則的人"


清晰的一句話,很奇怪的卻很貼切我想說。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意見: